2007年3月6日星期二

石油仍然值錢

今日睇到報章一段國際新聞報導,希望同各位網友分享下,特別是石油公司的股民,希望大家睇完更安心。

(星島日報報道) 在全球意識到要對抗氣候暖化的大潮流下,乙醇(Ethanol)廣被視為環保的救星,連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也推動採用作為一種替代石油的重要能源。但有經濟學家、科學家及環保專家指,乙醇對地球其實弊多於利。

  喬治布殊將於周四抵達巴西,為成立國際乙醇市場揭開序幕,希望令到乙醇終有一天能夠成為和石油競爭的一種全球性能源商品。根據有關計畫,會設立一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的乙醇Opec,這項計畫在美洲國家興起投資生物燃料的熱潮。

  但愈來愈多的經濟學家、科學家及環保專家發出警告,指眾人一窩蜂大量生產乙醇,未見其利先見其害,會觸發更多生態問題。

乙醇可以由玉米、大麥、小麥、庶糖或甜菜提煉,是一種潔淨的再生能源,可以毋須再開發油井,而改為廣泛種植農作物,來滿足未來的能源需要。

  美國政府在意識到氣候暖化帶來的威脅後,已承諾會在二一七年用乙醇取替兩成石油。在巴西,當地更用乙醇代替其四成的石油使用量。但乙醇需求量大增,促使農作物田地大幅上升,在巴西國內也構成嚴重的生態問題,因為引發許多不良影響,包括空氣及水源污染日益嚴重,亞馬遜及大西洋雨林遭大量砍伐,連巴西獨特的大平原亦受到摧毀。

  當中部分種植甘蔗的農田,面積大小相當於一個歐洲國家,嚴重影響生態平衡。例如聖保羅州的甘蔗田浩瀚如海,如要收割,便要以火燒的方法,因而導致聖保羅市出現嚴重的空氣污染。

  為了制止問題惡化,有專家呼籲巴西當局確保種植甘蔗的農田,不會導致重要的雨林保育地受到破壞,但巴西很多地方偏偏缺乏有效的環保法例監管。

  另一方面,可以提煉生物燃料的農作物,例如玉米,是以石化燃料製成的肥料來施肥的,而農藥及農作物設備亦涉及使用石化燃料及石油。估計培植玉米所需的能源,較玉米本身能產生的能源還要多出三成,不符成本效益。

沒有留言: